“那么贵还闹着要吃,你不知道家里现在经济条件不好吗?”这句话是我在超市路过水果摊的时候听到的,听到的时候有点震惊,所以就多注意了一下,这是一位30多岁的时髦大姐跟自己的女儿说的话,这位大姐穿着时尚,妆容也很精致,一看就是家里条件挺好的。她的女儿应该是想吃那个杨梅,但是现在的杨梅才刚上市,所以是35元一斤,那个妈妈觉得有点贵,便不给女儿买。
我跟朋友谈论起这个事的时候,朋友笑着说:“其实也要理解那些家长的,家长们可能觉得孩子不能太宠着了,要让孩子知道生活的艰难,来钱的不易,要从小就教孩子勤俭节约,我的父母从小就是这样的教我的。”
听了朋友的话,我觉得有道理,但是也有点惊讶,这样的“哭穷”教育带给孩子们到底是什么样的思维毁灭,虽然物质上的穷不一定会让孩子们自卑,但是父母们那种贫穷的心态影响了多少孩子的心理观念?
家庭式哭穷教育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影响?
1、让孩子有匮乏感
其实我们的父母那一辈人,大多都经历了70、80年代的困难时期和文化大革命,从小家庭条件就比较困难,养成了父母们那种勤俭节约的性格,在花钱的这件事情上坚持着能省就省的原则,在买东西的时候也要货比三家,这对他们来说已经是必修课了。所以他们在教育外面的时候,他们也会尽力的把这种思想、观念灌输给我们,他们总是会说:“这个太贵了,没有必要”,“这个东西家里还有,我们不要浪费买那么多了”,“你们要理解赚钱的辛苦,要省着点花”...... 这样类似的话相信我们都不少听,但是这样的教育真的给我们的是节俭吗?
我那个朋友就是从小生活这这样的环境下,她说,小时候她一直以为家里很穷,因为父母们总是省着花钱,也经常跟她强调赚钱的不容易,但长大了之后才知道,家里条件其实还是不错的,但是她从小就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什么东西都喜欢用廉价的,一旦价格贵了一点,她就觉得不值得,所以她也舍不得给孩子买贵的东西,就像杨梅,换作是她,她也不会买的,因为在她的价值观里,杨梅就是一个很便宜的东西。
所以,从小就生活在父母们哭穷中的我们,也许会比别人更加勤俭节约,变得懂事,家长们也以为这是他们教育的功劳,但实际上这样的教育方式使我们的内心充满了匮乏感,这种匮乏感也将会伴随着我们一生。这样的匮乏感限制了我们的格局,影响了我们的眼界,让我们不敢去追逐内心真正的渴望,只敢过着所谓的“脚踏实地”的日子。
这种哭穷思维还会一代代遗传下去,当我们有了自己的孩子,即使我们的家庭条件还不错,但是我们仍然会将这种哭穷思维继续下去,让那种匮乏感一代代的传承下去。
2、让孩子变得自卑
孩子的内心本来就是敏感而脆弱的,父母们经常跟孩子哭穷,孩子就会形成一种自己低到尘埃里的感觉,感觉自己做什么都不行,花钱也变成了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感到自卑,觉得自己配不上那些好东西,性格也会变得敏感易怒。
一位同事曾经跟我说,她小时候妈妈总是给她灌输家里条件不好的思想,总是说钱要省着点花,所以她总是穿着不合身的裤子,因为到第二年她再穿就刚好合适了,即使那位同事觉得自己已经很节俭了,但是她的母亲仍然跟她说要省着点花钱。现在她长大了,赚钱了,但是她仍然不敢花钱,不敢买贵的衣服,不敢花钱去旅游,不敢买房,不敢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唯一能够给他安全感的就是银行卡里不断壮大的数字,但是她也没有从中获得真正的快乐。
她依旧没有办法心安理得的花钱,即使这钱是她靠劳动赚来的,她买一杯三十几块钱的星巴克,心里也会充满了罪恶感,因为她心里很自卑,她觉得自己不配。
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7岁的小男孩,他的爸爸生意失败了,亏了一大笔钱,为此,他的爸爸总是有意无意的在孩子面前哭穷。孩子想要玩具的时候,爸爸说家里没钱了,不能买;孩子要买学习用品的时候,爸爸也总是给孩子挑最便宜的,爸爸的初衷是想让孩子懂得金钱的来之不易。
孩子慢慢也随着父亲所期望的那样长大了,果然变得很懂事,不跟爸爸要这个和那个,有一天孩子的朋友约他的生日聚会,这个孩子拒绝了,因为孩子觉得自己不配,他怕那些同学们嘲笑他,瞧不起他,他也买不起像样的礼物。这个孩子长大后的唯一目标就是想要赚钱和存钱,但他并不快乐。
从小就在哭穷的教育模式下长大的孩子都会变的小气抠门,社交能力也会下降,因为他们总是舍不得花钱,父母们哭穷的行为,让孩子的心灵受到歪曲,即使孩子长大,那种自卑感也依然会伴随着孩子。
但是贫穷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扭曲了孩子的心灵,所以,就算贫穷,也要富养孩子的心灵,物质上的穷并不会使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伤害,反而是心理上的穷才是最可怕的,所以父母们请不要再跟孩子们哭穷了,把孩子的心灵哭穷了,孩子才真的会穷一辈子。好的教育是不分家庭的贫穷和富裕的,生活上的贫穷不会让孩子感到自卑,要努力让孩子的心灵富裕起来,聪明的父母也不会跟孩子们哭穷,而是会以身作则,努力拼搏,告诉孩子要无惧生活的困苦,只要你肯努力奋斗,就能改变现状,一样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