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几年科技的发展行车记录仪也不断升级换代,摄影像素越来越高,功能也越来越齐全,越来越多的新品牌新功能也逐渐被广大车友所熟知。之前国内的行车记录仪市场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现象,现在得到逐步地改善,品牌化、专业化才是行车仪市场的未来,目前市面上行车记录仪还有上百个品牌,选择哪个品牌应该是大多数网友纠结的问题,小编从事行车记录仪行业几年的时间,今天给大家分享选择行车记录仪时哪些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1、漏秒
几年前记录仪芯片不成熟所以有此问题,现在记录仪产品技术很成熟了,漏秒现象就不用担心了。漏秒或者漏分有可能的原因:内存卡的速率太低导致写入异常,或者移动侦测功能打开和重力感应调的太高导致锁定视频过多引起。
2、电池爆炸
这个是概率性问题,IPHONE都会爆炸,小米手机也会,何况几百块的记录仪。内置电池,超级电容,都有安全隐患,但是不管是什么,相对都是安全的。超级电容没有外部供电无法工作,防爆电池的比较方便,自己可以短暂供电
3、像素
商家宣传1200万像素,1800W像素,2400W像素。你信么?佳能单反才只有1800W,而且是顶级的,那玩意要几万块的。几百块的记录仪不可能的。用过单反的人应该清楚,EOS 600D才1800W像素,要接近4000块了。
4、看不清车牌
这完全是被很多商家误导所致。因为他们宣称的太夸张,太片面。分两种情况,静态和动态效果。静态下或者低速,灯光条件有保证,距离不要太远,看车牌都没有任何问题的。有些商家承诺十米看车牌是有道理的。动态下,相对速度大,即使光线充足也是看不清的。动态效果主要是帧率决定的,比如说拍气球爆炸,普通相机人眼是看不到具体过程的,但是高速摄像机可以,就是这个道理。
现在记录仪大部分是30帧率(当然也有很多是软件差值的),很好判断,视频播放器暂停查看视频详情就一目了然了。其实60帧效果也差不大,是要足够光线保证的。不同的速度,不同的距离,不同的灯光条件,看车牌是相对的,没必要纠结。看整体成像是否通透,清晰,分辨率是否真实。
5、产品功能越多越好
目前记录仪主控芯片大部分为安霸、联咏、Mstar、MTK芯片等等,现在很多人选择行车记录仪都有选购误区,认为差不多的价位,功能越多越好,但其实行车记录仪主要就是录制功能,在关键的时刻提供重要的凭证,除了清晰与稳定外,很多附加功能都是用不到的,机器功能多负载大,售后问题就更多,比如说搭载安卓系统的记录仪,虽然可以支持电子狗,导航,语音控制等功能,但安卓系统运行程序过多还容易出现死机的情况,两种以下功能的记录仪稳定性最好。
目前市面上的行车记录仪品牌众多,功能定位也各有不同。根据外观和功能类型大致分为 5 类 6 种:
1、隐藏式行车记录仪
最为小巧的行车记录仪,所以安装后也十分隐蔽。当然,正是因为它的玲珑体积,这类行车记录仪一般不会配有显示屏,所以设备系统中不会有软件的集成,也很少会有第三方的固件模块来支持。购入成本较低。
2、迷你便携式行车记录仪
体积介于隐藏式和后视镜式之间,拥有一块不算大的显示屏一般是2.7英寸左右,可以用来显示和回放监控视频。安装时通常会借助吸盘或 3M 胶来固定。也会有 GPS、GPRS、胎压监测等硬件模块的拓展玩法。
3、后视镜式行车记录仪
体积最大的行车记录仪,一般直接的固定方式是直接卡在汽车原有的后视镜上,视情况增加绑带进行固定。可以增大原有的后视镜成像范围,同时将后视镜面更换为显示屏。但缺点是如果要使用显示屏的话,就会降低原有后视镜的可用性。大多数厂商也会增配 GPS、GPRS、胎压监测等实用的硬件模块来增加设备的可用性。购入成本一般高于隐藏式和迷你便携式。
4、后视镜式·云镜行车记录仪
将后视镜式行车记录仪中集成 Based on Android 的系统从而安装较多第三方软件,来达到近似一个行车平板电脑的作用。也用有后视镜式行车记录仪一样丰富的可拓展性,购入成本一般为四种记录仪中最高的。
5、轻车机式行车记录仪
其实类似于目前汽车大厂的悬浮中控屏,功能方面也基本与云镜类似,差异也主要体现在固定方式上。购入成本基本与云镜持平。
6、专车专用式行车记录仪
都是无屏幕的,功能比较单一,一般都是录制功能,支持wifi功能与手机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