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天气炎热,家长们都习惯带着宝宝呆在空调房里避暑。殊不知,不少宝宝因为“时冷时热”而发烧发热了。宝宝一发热,家长们都会怎么做?捂汗退热?吃退烧药?洗热水澡?还是直接求助医生?
宝宝退热的方法各种各样,家长们也非常容易走进退烧误区。一旦陷入退热误区,往往容易造成相反效果!
1、捂汗退热
老百姓有个土方子:感冒后用被子捂着发汗。对成人来说,这样做有时候确实有效,但对宝宝是不适合的。
原因分析:宝宝四肢供血不足,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如果被包裹过严,反而无法散热,同时导致脱水、代谢性酸中毒,更严重的还会引起脑缺氧。临床上有一种专属于儿童的疾病——“蒙被综合征”。
【正确做法】
当孩子发烧时,衣服不要穿得太紧太多、被子也不要盖得太多太严,以保证其身体能充分散热;与此同时,也要注意适当为宝宝手脚保暖。
来自威尔贝鲁的这款婴儿袜采用了高弹纺织工艺,可舒适的贴合宝宝脚型。袜头无骨缝合,宝宝穿着很舒适,毫无凸起感。且脚底与脚背处,均为透气网眼,可帮助宝宝的小脚排汗散热,缓解夏季粘腻闷热感。
2、一发热就吃退热药
很多妈妈认为发热是坏事,见不得宝宝发热。其实,发热是机体免疫系统为了抵御感染而产生的一种免疫保护性反应。
原因分析:研究证明,发热时机体内的各种免疫功能都优于体温正常时。这些免疫功能可抑制病原体的生长、繁殖,有利于康复。如果过早用药物强行降温,不但存在退热药本身的副作用,而且挫伤了机体的自然防御能力,使病程延长,还可能因退热而掩盖了症状,造成原发病的诊断困难,延误治疗。
【正确做法】
若服用退烧药后孩子体温还是没明显下降,也不要马上再用一次退烧药或者更换其他退烧药;一般要间隔4~6个小时之后再服一次退烧药。同时要注意给孩子补水,以利于降温。
这款保温杯的杯体采用了304不锈钢材质制成,可长时间的保温,让宝宝能时刻补充到温度适宜的液体水分。内置的硅胶软吸管,方便宝贝喝水,并且不会伤害宝宝娇嫩的牙床,安全无毒性,带来了健康的呵护。此外杯身印着颜色绚丽的卡通图案,可吸引着宝贝的注意力,让宝宝爱上喝水。
3、带着高热宝宝候诊
国人看病排长龙的现象很常见。不少妈妈在宝宝高热后不做任何处理就赶去医院,排队等待医生处理,这样做是很危险的。
原因分析:超过39℃的高热对健康影响比较大,所以在宝宝高热时,应先给宝宝口服退热药,然后去医院排队等待看病。在看病过程中如果宝宝继续高烧,也不要盲目排队,及时和就诊医生联系,医生一般会灵活处理的。
【正确做法】
如果孩子已经发烧到38.5℃以上了,就应该积极先给孩子降温,尤其是已经高烧的宝宝,如果长时间高烧不处理的话,容易造成孩子高热惊厥、晕厥等的发生。
在妈妈带宝宝看医生之前,一定要先帮宝宝降温。来自子初的这款婴儿退热贴,可带给宝宝长达12小时的清凉感,缓解宝宝发烧的不适。内含的2mm厚的凝胶层,具有丰盈厚实的手感,可吸取宝宝体内多余的热量,并及时汽化挥发。而大尺寸设计,还可大面积地覆盖宝宝额头,减轻宝宝的不适感。
4、不洗澡只冷水擦身
有些家长觉得孩子发烧了就不能洗澡,也有一些家长认为孩子发烧需要散热,用冷水擦身可以帮助降温。其实这两种做法都不可取。
原因分析:如果孩子发烧温度在38.5℃以下,精神还好,洗温水澡不但可助清洁皮肤、避免汗腺阻塞,也有助孩子身体散热。如果孩子高烧38.5℃以上,甚至伴有寒颤、肢体发凉等,则不宜洗澡。
【正确做法】
宝宝体温在38.5℃以下,精神还好,可洗温水澡助身体散热。关键是洗澡方法要得当,特别要注意调节好室温(最好在25℃左右),水温可比体温低一两度,洗澡时间不要太长。如果不便洗澡,用温水擦身也行。但无论是用温水洗浴或擦身,都要注意避风,随后迅速擦干全身并换上干爽的衣服,以免着凉。
这是一款能够快速测量温度的水温计,能够实时告知盆内水温数据,从而有效避免出现水温过冷或过烫的情况。而且水温计的外壳采用的是原生PP材质,不含双酚A,韧性好,耐腐蚀,耐高温,即使受热也不会破坏分子结构,产生有害物质,妈妈可放心使用。
(本文所有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以下是买家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