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嘛,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就算是每个民族出一道特色面条,都可以让你两个月吃不到重样的。更别提每个地区还有不同特色的饮食习惯,再度刷新特色面条的种类。还有比邻中国的日本,面食文化就是从中国传过去的,同样也在为丰富面条的种类做出努力。
对于面食爱好者来说,中式的面条文化完全就是味蕾的盛宴。搭配不同的食材就是就是不同的口味,而且煮面条几乎不考验厨艺,轻轻松松就能享用美味。
— ❶ —
寿桃乌冬面
乌冬是日本的特色面条,受的是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相传当年的弘法大师从唐朝带回了制面的工艺。当时的濑户内海因为雨水稀少,无法种米,弘法大师带回的制面工艺,则拯救了赞岐当地的贫民。当时的面,就是后来的乌冬面。
口感偏软的乌冬面,质地还是比较紧实的,吃起来有一种QQ的感觉。正是因为质地比较厚实,所以一般都会需要高汤熬煮才能让乌冬入味。除了口感比较独特以外,乌冬的反式脂肪酸为零,健康度也很高。
— ❷ —
望乡荞麦刀削面
当年蒙古入中原,建立了元朝,因为担心大同百姓会起义,就没收了百姓的刀具,每十户留一把刀轮流使用。有一位老汉去取到做面,但是刀已经被人拿走了,老汉只能从地上捡了一个铁片回去削面吃,没想到意外地好用,从此用刀来削面的方式就在大同流行开了。
大概是兰州拉面的影响太大,总让人以为刀削面是兰州的特色面。实际上刀削面是山西大同的传统面条,以刀片削出中厚边薄的面片,吃起来很有劲道而且软而不粘。
— ❸ —
陈克明热干面
三十年代的时候,汉口的长堤街上有一个叫蔡明伟的卖面小贩,因为面好吃常常有很多人排队。可也有很多人因为要排队就不吃了,为了避免客源的流失,蔡明伟就改良了做面的手艺,诞生了出货快又好吃的热干面。
热干面的形成和武汉当地的气候也有很大的关系,武汉是出了名的热,为了避免面粉变质,所以就在面粉中加入了碱,成为热干面的前身。热干面是煮熟了以后,过冷过油再淋酱,辣的爽口,而且又香又筋道。
— ❹ —
福海闽清细粉
相传闽清细粉是天上的九天玄女为自己的母亲王母娘娘准备的寿礼,细如丝长如发,久煮都不会烂。如今的闽清细粉因为制作工艺繁复,并且对环境和天气都有要求,已经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家里有长辈过寿的时候,传统的规矩都是要吃长寿面的。细粉挑起来的时候又细又长,久挑不断,特别有仪式感,可以哄得注重意头的老人家很开心。
— ❺ —
裤带面
传说中有一位秀才进京赶考,但却被强盗给抢了钱财。好在遇到一家面店,给了一碗面吃。秀才虽然没有盘缠了,但也不愿占店家的便宜,就给这碗做起来“biang biang”响的面创造了一个“biang”字。
休息在家的时候,中午那顿基本上都是随便吃一点。前天晚上剩下的菜热一热,做成臊子,煮熟裤带面后,泼上红油,再淋上臊子,在家也能吃到香辣可口的油泼臊子面。
— ❻ —
望乡荞麦面
原产于中亚的荞麦,很早的时候就传入中国了,因为能够生长在比较贫瘠的土地上,一开始的时候都是比较偏远地方的人食用的。一直到了近代,营养学家发现荞麦面富含氨基酸和对人体有益的脂肪酸,才渐渐风靡开来。
夏天的时候没胃口,煮一碗荞麦面拿冰水冰一下,拌入豆芽、鸡肉丝等食材和调料,就做好了一碗清爽又解暑的凉拌面。
家里没什么菜的时候,来碗面最适合不过了,连汤带面,完全不会有将就的感觉,吃完很满足。
以下是买家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