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达,傣语地名,意为仙人脚迹。位于勐海县南端,属西定乡,距离勐海县城58公里,距离西双版纳州府景洪110公里,与缅甸接壤,为哈尼、布朗、拉祜等少数民族聚集地。因其山脉形似大象,故又称“象山”。
巴达山的茶园分布
巴达古茶山拥有野生茶树群落和栽培型古茶园。野生茶树群落分布在古树参天、藤蔓攀附、物种丰富的贺松大黑山原始森林之中,为大理茶种,着名的1800年野生型"茶树王"就生长在这个群落里,野生型古茶树群落有6000亩。
巴达人工栽培型古茶园面积为2162亩,均为普洱茶种,海拔1580-1900米之间,树型乔木或小乔木,披张,枝干灰白。基围在0.28-0.79米之间,离地分枝在1米以上。叶片椭圆形,叶面隆起,叶身背弓或内折,叶质软,叶色黄绿,叶尖渐尖或尾尖,叶基楔形。古茶园分布在风景林中,土壤为黄壤。茶园中生长的树木较密,遮阴度较高的风景林中,古茶树处于自然生长状态。
巴达茶树王
1961年,有村民向勐海县政府报告说,在巴达贺松村寨后面的大黑山密林中,发现了一棵特别大的古茶树。这株罕见的大茶树是直立大乔木,分枝部位较高,枝干较少,树高3212cm,主干直径100cm,树冠垂直投影的直径约1000cm……经中国茶叶科学研究所分析,无论从外形特征还是内含成分的鉴定来看,确实为迄今为止最大的野生茶树。经云南大学农学院、云南省茶叶科研所组成的考察组现场考察,这棵树基部围达3.2米,树高32.12米的巨型茶树,被鉴定为大理茶种的野生大茶树。
经多位知名专家联合认定树龄超过1700多年,这一测定得到了当时的中国茶科所专家认同,并于1962年在《中国茶叶》月刊向世界发布了发现巴达野生茶树王的消息,成为当时发现的世界上存活树龄最大的古茶树,被誉为“茶树活化石”,在世界茶叶界引起了轰动,中国是世界大叶种茶起源地的论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同。不过,遗憾的是,在2012年9月27日,这株野生“茶树王”仙逝了。据专家分析,这棵“茶树王”属自然衰老死亡。
巴达普洱茶特点
巴达山普洱茶叶片椭圆形,叶面隆起,叶身背弓或内折,叶质软,叶色黄绿,叶尖渐尖或尾尖,叶基楔形;条索紧结黑亮;开汤后茶汤汤色金黄、叶底黄绿、齐匀;口感类似布朗山茶区,舌面后段与上颚后段微苦涩,然平均茶质较为薄水,上颚中后段有特殊气味;茶汤香满于喉舌,苦稍长,微涩,轻度收敛;第三泡以后渐显柔顺细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