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不骂,是为了更好地管教
问所有打过孩子的父母,你为什么打骂孩子?几乎大部分的答案都是为了管教。如果真的是这个目的,那我们就更不该打骂。打骂,也许当下解决了问题,孩子的确就不再犯熊了。但是,孩子下次一定还会再犯。为什么呢?因为打骂并没有在源头上解决问题。
管教的终极目标是希望孩子可以自我约束,当下次同样的事情发生时,他们自己可以意识到这件事不对而不做,而不是因为害怕父母打他而不做。因此,我们需要持续地告诉孩子我们的期望是什么,哪些行为是被鼓励的,哪些行为是不被允许的。
为人父母的第一份功课,其实该是父母之间一起商量,按照双方都认可的价值观排序,列出你最重视的孩子好行为是什么,以这些作为最重要的建立规则的重点,抓大放小,温柔并且坚定地设立规则,在规则内给予孩子最大限度的自由。
要让孩子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知道规矩的存在。乐高这套智能蒸汽火车就能让孩子在玩耍的同时了解到交通规范,知道外出该遵守什么规则,并且一定要坚定地遵守,不可以随意改变,不然后果自负。
说到做到,贯彻到底
熊孩子为什么不听话?排名第一位的原因就是建立规则时出现不一致。比如,妈妈很明确地指出睡前不可以吃冰淇淋了,但也许到了奶奶那里就变成“吃完今天最后一根就不吃了”。孩子很聪明的,不管多大年龄,他们很快就会明白自己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为自己所用”。因此,当我们开始设立规则时,家庭成员都不能心软,一定要说到做到,实施到底。
我们对于孩子总是特别容易让步,当你让步时,你就是放弃了自己当父母的权力。所以后来每次当我想要心软时,我会自己在心里默念这句口号:我是父母,这里我做主。然后我会再次重申我的原则。一开始一定会有哭闹和反抗,但每天坚持同样的流程,逐渐地,孩子就会明白这就是父母对他的期待,不管他如何哭闹是不会改变的,然后他就会接受这样的期望。
可以给孩子定一个自律表,让孩子按照表上面的要求来做,做到有奖励,做不到就要惩罚,一切都按表格走就不存在父母会心软的说法了。这样也能培养孩子的自律意识。
给予选择,适当放权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自主意识开始觉醒,当他们觉得自己每天都是变安排好的,就会很不爽,时不时就想来挑战一下,想要找一下自己做主的感觉。“对着干”特别正常,这时其实可以巧妙地运用“选择”来化解。
比如,你可以问女儿,“今晚你是要盖毯子还是穿睡袋?”,对于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他们的认知还没有“聪明”到可以识破我们这个具有迷惑性问题的能力,常常就会随着我们的提问进行思考作出选择。千万不要直接提要求,“今晚睡觉要盖毯子”,因为通常你得到的答案肯定是“不要”。
培养孩子良好的自我意识,阅读是绝对少不了的方法。可以给孩子这样一套习惯培养的读物绘本,让孩子从故事中学会养成良好的习惯,帮助他们培养好的自我意识。
说明结果,自食其果
让孩子明白他做的每一个行为背后都会有一个结果(正面或者负面的),而他需要自己对这些结果负责。这是我们父母需要教会孩子意识到的,而这也是在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很多时候,我们发现孩子明明可以听懂大人的话,但当我们讲道理的时候,他们却常常不听。这很正常,这是他们在试探大人的底线在哪里。当发生所谓“屡教不改”的情况时,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让孩子“自食其果”。孩子其实很聪明的,当她明白,某些行为产生的结果不是他们想要的,几次以后她就会不再出现这样的行为了。
警察往往是孩子比较尊重和敬畏的角色,乐高的这款积木能让孩子很好地了解到警局的工作,同时父母也可以跟孩子一起玩角色扮演的游戏,让孩子清楚警察的角色有什么样的责任和义务,如果犯了错会发生什么后果,这些后果他们到底能不能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