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挑选一台适合的笔记本电脑,首先我们要清楚我们选购笔记本电脑的主要需求,即我们平常使用电脑主要做什么。然后根据我们的需求,从各种性能参数考虑,选择性能适合的笔记本电脑,主要从四个方面考虑。
1
CPU
CPU又称为中央处理器,是电脑的运算核心和控制核心,直接影响了电脑的“智商(处理数据的快慢)”。市面上的笔记本电脑使用的CPU主要来自Intel和AMD两个品牌,两者互有优势,其中Intel处理器是主流的选择。
1.1 Intel处理器
采用Intel处理器的笔记本电脑使用的一般是Intel的酷睿(Core)系列处理器,即传说中的i3、i5和i7处理器,例如Core i5-8250U处理器,那么这一大堆数字代表啥意思?看图就很容易明白了。
关于前缀,i3、i5和i7是英特尔处理器的三个主流性能定位,表示可以达到的主频水平,三者依次递增,价格也依次递增,其中i3处理器不支持睿频加速。关于后缀,不同的后缀代表处理器的类型,常见的后缀符号有:
1.2 AMD处理器
笔记本电脑中较常见的AMD处理器为锐龙(Ryzen)、AMD FX、APU、速龙和闪龙五个系列,一般认为这五个系列的处理器性能水平依次递减。虽然不同系列的处理器编号方式不同,但原理与Intel类似。
不管哪一系列的处理器,其编号均以区分系列、架构和代数以及类别为目的,一般来说,编号越高,代表特性越多,性能越强。就算不知道编号含义,也同样可以通过主频和缓存等参数区分性能。常见的后缀含义如下。
总结:
①笔记本电脑挑选或许会有人说“买新不买旧”,但其实不一定要花大价钱去追求最新架构的高性能处理器,性能应以能满足工作、学习和娱乐的流畅使用为准则。
②如果笔记本电脑只是用来处理文档办公或日常刷网页、刷剧娱乐,那么对笔记本电脑的CPU性能要求不高,入门级的低等级处理器或低功耗版本的处理器就能满足需求。
③如果笔记本电脑经常用来玩游戏或者搞设计,建议选择i5或i7系列或AMD处理器的高性能版本,同时避免低功耗版本的处理器,代数和等级可以根据预算来挑选。
④如果笔记本电脑需要经常携带外出,那么对续航要求较高,不妨选择低功耗版本的处理器,可以适当延长续航时间。
2
显卡
显卡,又叫显示器适配器,作用是控制显示器的显示方式。显卡又分为核芯显卡和独立显卡两种,其中独立显卡以两个品牌系列为主。
2.1核芯显卡
核芯显卡又叫集成显卡,显示芯片与CPU合二为一。虽然由于散热等原因限制了核芯显卡的性能,但核芯显卡的性能也不逊色,能满足日常工作需求和运行一般的3D游戏,没有专业显示要求的小伙伴选择它也足够了。
而如果想要玩大型游戏或进行绘图等对画面展示性能要求较高的操作时,则要求较高的显示性能,一般选择性能较高的独立显卡。那么独立显卡又该怎么挑?
2.2NVIDIA独立显卡
与CPU一样,NVIDIA显卡的性能考虑也可以从型号上入手。常见的后缀字母中,Ti表示性能加强版,M表示移动版。显存并不是显卡性能的决定性因素,一般2GB基本足够,运行大型游戏或软件才要求4GB以上的显存。
2.3AMD独立显卡
从型号上看,AMD显卡的性能也是比较好分辨的,虽然AMD显卡系列众多,但不管哪一系列的显卡,其型号命名规则差不多,挑选原理也差不多。系列相同时,显卡性能的高低主要从代数架构和级别来分辨。
总结:
①从技术上来看,NVIDIA显卡和AMD显卡并没有绝对的优劣,但NVIDIA显卡技术在3D图像展示方面比较有优势,更适合游戏等画面展示,而AMD显卡在2D和绘图等方面比较有优势,更适合设计和绘图。
②从价格上来看,相同配置下,AMD显卡的价格相对较低。因此搭载AMD显卡的笔记本电脑一般价格不会太高,适合在意性价比的小伙伴,相同的预算下可以选择到性能较高的类型,比较划算。
③从性能上看,代数、等级较高的显卡性能相对较强,但是性能较强的显卡价格也比较贵,选购时可根据使用需求和预算来挑选。其次,显存并不是影响性能的决定性因素,但大显存有利于提升流畅性,一般4GB足够。
3
内存与硬盘
笔记本电脑运行流畅与否,除了受CPU的性能影响外,运行内存容量与硬盘类型的影响也比较大。特别是我们使用笔记本电脑时一般开启的任务较多,运行内存容量不足很容易导致卡顿甚至死机的现象。
3.1内存
虽然大部分的笔记本电脑运行内存可以后期更换或添加,但是一步到位相对可以省下很多麻烦事。对于笔记本电脑的内存,首先考虑的是内存容量,其次考虑内存的技术规格。
一般4GB以上的内存容量可以满足日常的工作需求,这也是目前市场的主流配置。而对于发烧级游戏玩家和视频、图像处理工作者来说,升级到8GB以上的内存比较适合。
对于内存的技术规格,目前市面上主要有DDR4和DDR3两个版本,其中DDR4版本在速度倍率和功耗等方面优于上一代的DDR3版本,在预算充足的情况下,建议选择DDR4版本规格的内存。
3.2硬盘
笔记本电脑的硬盘主要有机械硬盘(HDD)和固态硬盘(SSD)两种,一般配备的是机械硬盘。机械硬盘具有容量大,数据恢复容易等特点。转速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选择机械硬盘转速不应低于5400转/分钟。
固态硬盘具有抗震能力强,噪音低,数据读写速度快等优点,但相对地价格也比较贵。如果想要获得较好的使用体验,例如较快的开机速度和较快的软件开启速度,那么不妨选择带有读写速度更快的固态硬盘笔记本电脑。
4
屏幕
笔记本电脑的屏幕好坏直接影响我们的使用体验。好的屏幕不仅画面展示清晰稳定,而且颜色展示正确,观看起来更加舒适。而对于笔记本电脑的屏幕考量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进行。
4.1尺寸
笔记本电脑的屏幕尺寸不仅关乎观看的体验,也与它的体积息息相关。大屏幕是很多人的追求,但我们在追求大屏幕时也要注意考虑便携性。经常携带笔记本电脑出门的办公一族选择15.6英寸以下的屏幕比较适合。
如果笔记本电脑只是摆在家里当台式机用,或者是经常煲剧或玩游戏的娱乐达人,那么可以适当选择屏幕更大的笔记本电脑,15.6英寸以上的尺寸是不错的选择,虽然体积较大,显得比较笨重,但大屏看起来更爽。
4.2分辨率
屏幕可以理解为是由很多方形像素点组合起来的。尺寸不变时,分辨率越高屏幕内的像素点越多,即像素密度(ppi)大,像素点之间的间隙越小,显示画面越精细。相反,相同尺寸的屏幕下分辨率低像素密度也小。
屏幕像素密度小,展示相同文字、图案时需要占据更大的屏幕面积,锯齿感明显。反之若屏幕像素密度大,展示同样内容时占据的屏幕面积较小,这也是我们看高像素屏幕时文字变小的原因。因此屏幕分辨率并不是越高越好。
屏幕的分辨率挑选应以尺寸相匹配。一般15.6英寸以下的屏幕选择1080P分辨率画面展示已经足够精细。需要更大屏幕或经常处理图片的小伙伴,可以适当选择分辨率比1080P更高的屏幕,例如2K屏和4K屏。
4.3色域
色域可以简单理解为屏幕能够展示的颜色变化范围,色域越高能够呈现的颜色越丰富。屏幕色域评定有多种标准,笔记本电脑的屏幕一般采用NTSC标准,而互联网的图片等内容一般遵循sRGB标准制作。
NTSC和sRGB是两个不同的色彩空间,相对来说,NTSC色域能描述的色彩较多,而sRGB色域描述的色彩几乎包含于NTSC色域,重合部分占比大约为72%NTSC色域。
因此选择笔记本屏幕时,对屏幕色域的考量不妨往大于72%NTSC色域这个方向靠拢。特别是对于经常处理图片或做平面设计的专业人士来说,屏幕色域值大于72%NTSC色域的类型更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