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人皆知,人在草木间说的是“茶”。
云南茶山之春,数不清的鲜叶嫩片被采茶人从古茶树枝头轻轻分离,经过制茶工艺中的杀青、揉捻、除杂、分拣等工序,一步步压制成了饼茶、圆茶和砖茶。在或长或短的时间岁月里,它将在空气中发酵,藏自己的甘韵,忍自己的茶性,锁自己的高香,静等某一天与一壶水、一群人邂逅。
“南方有嘉木,我本草木茶”。茶原本是大树的一枚叶子,在森林遍布的云南高原并不稀奇。唐代咏茶之诗:“此物性灵味,本自出山原”,亦道明茶的本质是一介草木。但云南的普洱茶尤其临沧的冰岛、昔归,版纳的班章为何如此难求,珍贵到能让茶人魂牵梦往?这只能从茶与人的本性中找寻答案。
在物质世界,人心是贪欲的,疲惫的是心空;而茶的属性是奉献,默默吸取大地精华,接纳日月光华,有限的却是地理空间。人心的贪欲与好茶的稀少导致了经济学中的供求失衡,价格暴涨,使得人们要品尝到好茶似乎变成了一件不易的事。因此,要想品到高端茶的味蕾香韵,除了提高茶人经济实力以外,人必须学习茶的本性,以平常心去对待日益膨胀的物欲世界。
“茶”字喻示人将在大自然间平静地生活,这种天人合一的生命状态是中国五千年的精神专利,一直主导着中国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喝茶首先必须学会品茶性。人与茶一样存在于山间田野,活的就是一个闲适与自在。中国人内在的和平精神,表现的是一种陶渊明式的怡然自得,心安知足。喝茶从表象到内在均是这种闲适生命状态的具体表现。
唐代杜牧诗:“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飏落花风”,写出了诗人喝茶时的浪漫享受。中国人将茶喝出精神,把茶融入生命。这是何等高迈的人生境界,又是何等深邃的人生情怀!茶人在茶水升腾的氤氲里,心结很快随茶韵悄然解开,焦灼便会随茶香淡泊,最终达到人茶合一,心相一体。倘若世人都品尝到茶的本性,那么,人间便会拥有茶之醇,心之静,水之洁,世间的一切皆会干净美好。
品茶是一场文化会餐,一次诗意的浪漫。茶亦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文化馈礼。在古朴的中式茶厅,一壶酽茶,二三杯盏,四五个人,品茶便如红粉遇知音。人浸在茶韵中,高谈阔论,思维明亮,时间如梭,美妙无比。茶水洗去历史的苍凉,促其说出人生的哲理;茶香升腾出作家灵感的翅膀,促其写下鸿篇巨著;茶韵把氛围柔软成唐诗的乐音,宋词的雅致,让书画家身心如蝶,舒展笔墨,留下关于茶的墨宝艺术。爱喝茶的人,内心一定是向往文化的人,他的梦亦追茶寻香。
“醉茶醉情醉山水”,“非叶非花自是香”这些千古佳句,真实地记录了诗人在品茶时所展现的浪漫而又深厚的中国茶文化功夫。喝茶喝出文学艺术,是茶文化的终结目标。倘若脱离了文化,茶仅是一杯饮料而已。
茶的韵味可以使人宁静。茶的自然属性教会人淡泊物质,在嘈杂的世界安自己的心。人与茶同在大自然中生长,亦将在大自然中死亡。人可从茶的色香韵味中感受生命中曾经美丽的风景,逐利的心态浮躁的思想终会在一杯茶中沉寂。譬如职务金钱,是许多人追逐的目标,极易产生心态失衡,而喝茶可以使人清新、安详、通悟和沉思,可以慢慢摆脱贪欲这一人生最大的恶魔。
又如爱情,只有在品茶时才能体验其中的哲理。当爱情的甘甜随岁月淡化,如果爱情不能转化为亲情,那么,两个人的恋情极有可能面临危机。其实,爱情没有诗人描写的那般浪漫,婚姻在漫长时光中更像一杯茶,先浓后淡,浓烈相爱,淡然相守,这才是爱情的自然归宿。其实,如果没有爱,不如选择友谊,它极像久泡的茶,味虽淡,但可持久至令人难以释怀。
茶的草木之心是质朴奉献,是一春之闪现,一朝鲜活便走向枯萎,在沸水中献出香韵是茶的必然归宿。茶所蕴含的这种哲学思想,将给人类有限的生命打开百道障门,给予深刻的启迪。
喝茶的最高境界是品茶之美。茶之美,表象美在茶的色味,内在美可使人有一份浪漫怡情的心灵。西汉杨雄诗“百华投香,隐隐芬芳,翠紫青黄。”写尽了茶之色味。我们在品尝临沧昔归茶时,深感其野性刚烈之美。茶气霸、胭脂香、韵回旋、甘味长,其高香汤色宛如绝代佳人,令人痴迷。在品冰岛时,则体验到草木的甘甜之美,冰岛茶有幽兰之香,回甘极快,瞬间就带来风生水起般的生津速度,任你十泡八泡仍滋味无穷。
而临沧的滇红”,却早已展现了红茶的柔性之美。红茶的美是茶中之最美,汤色似红酒,香韵隔座飘,极具诱惑力。虽月已阑珊,但仍心迷恋其余香,脚步久久不愿走出与那一盏红茶相遇的滇红茶室。我生命中的很长时光始终陶醉在茶之美中久久不能自拔。
头顶草,脚踩木,人在草木间组成“茶”字,想祖先造字时已为我们后人营造了一湾宁静和谐的精神愿景。每每看到这个字,脑海中便会想起茶的韵,叶的绿,蕾的味,人生的一切也会淡定从容起来。
尽管云南几年大旱,好茶价格暴涨,成为爱茶人心中的一个痛,但茶的本质却教会了人们喝一种回味,品一份甘甜,闻一缕清香。人与草木一样,花开花落是必然的宿命,死亡亦是必然的结果。人为何不学学茶的自然本质呢?!
在慢慢品茶的过程中,人们终将悟到:拥有好茶的品质,才是成熟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