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母,我们会发现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自己也在不断地在重新认识自己,重新修改认知模式和行为模式,我们会因为孩子有意识地成为更好的自己。然而,我们也深刻感受到,自己能够影响孩子的就那么几年,但孩子的成长等不了太久,怎么办,怎么办?
【1 父母帮倒忙的沟通方式】
【(1)否定感受 讲大道理】
在我们小的时候,我们也总是能听到类似这样的句话,“等你长大了,你就会明白爸爸妈妈的良苦用心了”,“你就会知道,爸爸妈妈说的是对的了”……还记得当时你是什么心情吗?除了觉得爸爸妈妈很烦、很唠叨外,想必也体会不到这句话的深意吧。
然而可笑的是,当我们有了自己的宝宝后,也开始把自以为是的 “人生经验”,总结成道理和建议给到孩子,然而我们却忽略了,这些所谓的大道理,只是让孩子在重复我们当年那种无奈又无助的感受而已。
在游戏中为宝宝讲道理
*在生活中的感受才更容易被理解,推荐这款德国hape的拼图玩具,德国进口,提高宝宝的认知能力。
【(2 )责备和问罪】
当孩子做某件事情时,如果稍微不称爸爸妈妈的心意,很多家长就开启了狂轰乱炸的责备和问罪模式。
再请大家做一个练习,把眼睛闭上,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孩子,在听父母说话:
”你那脏手怎么又摸到门上了?你怎么老是这样?你就不能做的好一点儿吗?我都告诉你多少次了,你从来都不听!来我给你穿上衣服吧,你看你笨手笨脚的……“
现在你的感受会是什么?面对我的指责和问罪,你的心里可能会嘀咕:“难道这门比我还重要吗?好吧,既然你觉得我不听话,那算了,我就不听话好了。“也或许你会在心里无数遍地去认同,”嗯,对!我就是笨,我什么都做不好。“这就是孩子的思维。
我们会发现,身处这样环境下的孩子,性格上不是特别内向,就是特别叛逆。所以,请各位家长朋友们,少一点责备和问罪,多一些认同。
*为宝宝准备儿童洗手液,养成自己独立洗手的好习惯。
【(3) 威胁命令和恐吓唠叨】
这句话可能大多数家长都听过或者甚至说过,“我现在数123,你要是不穿鞋的话,我就马上丢下你自己走”。通常这样的情况,对于一个两岁的孩子来说,他感受到的不是规则,不是命令,而是害怕,在他的心里,他觉得妈妈不要我了。
冬天到了,我们跟孩子说:“哎呀,你得穿上衣服,要不然会感冒的。” 雾霾天我们会无数遍督促孩子,“把口罩儿戴上,不然的话雾霾会进入到你的肺里,会让你生病的”。这种警告,会让我们孩子怎么样?本来他就生活在一个不安全的环境中,反而让孩子对周遭的世界感到更加不安全了。
上面提到的几种方式,都是我们会比较容易“顺口而出”的一些交流方式,或者想让孩子跟我们来配合的方式。
试想我们的孩子在那样的过程中,会是怎样的心情?我相信大多数的孩子,给我们的反馈大都是:拒绝合作,拒绝配合!
*不打不骂培养孩子,需要智慧和方法,妈妈们可以从书本中获得哦~
那有没有一种方法是可以让孩子跟我们配合的,又不会让孩子有逆反心理呢?
下面跟大家来分享一些能够赢得孩子合作的一些技巧。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并不是每一个技巧都适用于任何一个孩子,但这些技巧一定能帮我们跟孩子建立一个尊重的平台,而相互尊重又是合作的开始。
【2 赢得有效沟通的技巧】
【(1) 学会倾听和尊重】
举个例子:
宝宝说“妈妈,我想喝牛奶~”
妈妈说“宝贝儿家里没有了,你喝酸奶吧!”
“不,妈妈,我就想喝牛奶!”
“我不是告诉你了吗,家里没有!”
“妈妈,我就要!我就要!”
那通常这个妈妈会怎么说呢?“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儿啊?明天妈妈再给你买不行吗?”那我相信,这个时候得到的,一定是孩子撒泼打滚儿耍赖的状况。
如果我们试着去理解孩子对某种东西渴望的心情呢?他们可能会有一些不同。我们可以用假想的方法去实现他们的愿望,代替我们原来想要解释的这种心理。
重新换一个情景:
宝宝说“妈妈我想喝牛奶~”
妈妈说 “哎呦,宝贝儿,可是现在家里没有牛奶,只有酸奶,我也真希望咱家能有。“
“可是妈妈,我现在就想喝牛奶!“
“嗯,妈妈听得出你特别地想喝牛奶,我真希望能够把超市的牛奶现在就变到我们家里来。我希望你现在就想能喝到!“
“嗯……要不妈妈,你现在给我拿一个酸奶行不行?明天你再给我买吧!“
这是发生在我们家的一个真实案例。那你会发现,当孩子的需求被看到了,即使没有物质上的一个满足,但是从精神层面,孩子的感受被认可、需求被看到了,通常他们会更容易去接受这个现实。
*为宝宝买可爱温暖的小物品,丰富的颜色,柔软的面料,让宝宝穿着更舒适。
【(2) 请蹲下来与孩子沟通】
相信很多家长都有类似的经历和苦恼,外出逛街时,本身自己就很累了,宝宝还总想让你抱他,如果你没有响应他,他就会很不悦,甚至是大声的哭闹。你可能会疑惑:宝宝平时在家不是这样啊,怎么一出门就总想让我抱他呢?明明出来之前已经答应好了的,怎么就说话不算数呢?
建议你不妨蹲下来,再看看四周,你就能明白了。因为在孩子的视线范围内,只有无数条大人的腿,而谁又能在面对无数条腿的视线环境里,一直保持情绪平和呢。作为一个成人,我们是不太能够想像:跟一个高你两三倍的人去沟通,那种仰视和恐惧,尤其是当对方伸出手,指着你的头,对你大吼和指责的时候。
作为孩子,他想让你抱,只是想让你带他看跟你同样高度的美好的世界。但是当我们成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总是用大人的高度去要求一个孩子情绪平和。
在脑科学研究的结论中,通常一个不满25岁的成人,他的前额叶皮质是没有发育成熟的,是缺少管理情绪的社交能力的,遇到问题,就容易像动物一般哭闹、吼叫、逃避,甚至是大脑装死。我们成人尚且如此,何况是一个几岁的孩子呢?
真诚地呼吁所有的家长,在跟孩子的沟通时,能够蹲下来,看看一米以下的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能够用平视的目光跟孩子说话,要让孩子知道,在沟通的态度上,我们是平等的。真正地去尊重这个身体高度跟我们相差很多、人格高度却同等的孩子。
*育儿无小事,对孩子学好了沟通,其实在成人的世界也很有用。
【(3) 描述你所看到的、观察到的事情】
当别人不断指出我们做错的时候,通常我们都会有抵触情绪。但是如果只向我去描述这个问题或者看到的现象,那我就比较容易集中在这个问题本身上。
所以,要使用描述性的语言。家长在描述问题的时候,事实上也是在告诉孩子该怎么做?好处就在于避免了相互指责的过程,而让每个人都把注意力集中在解决问题上。
比如说,我们可以讲,“宝贝,牛奶洒了,我们现在需要一块儿抹布。”
作为家长我们切忌的是,不要把主语变成“你”。如果你把主语变成了你,这个意思就大大改变了,就变成什么呢?“你把牛奶弄撒了,我们现在需要一块抹布。”那这种感觉呢,就好像是埋怨,容易产生抵触情绪。
这个方法最好的运用就是让孩子感觉到被需要,也就是我们常所说的价值感,当孩子有了价值感的时候,就能够愿意配合。
*给宝宝买可爱的小发饰,感觉到爱和温暖。
【(4) 给予提示】
孩子接受提示比接受规则更容易。当我们给孩子提示的时候,他们往往就知道该要做什么。提示就好像是给孩子的一个礼物,可以让他一直的去享用。在今后的生活中,他慢慢就会知道:牛奶不放回冰箱会变质;吃了水果之前,如果洗不干净,就容易生病;饼干盒如果盖不严,饼干变潮就会……这样的一些生活常识。
这个方法很容易上手,但是我们一定要避免在提示孩子信息后,再去说一些攻击性的话,比如说“衣服应该挂在衣挂上,你怎么总也学不会?”
这个要切忌,否则孩子的心里就会认为“你是在故意挖苦我”。
*宝宝的心理妈妈不懂,你还要多读些书,学到好方法。
【(5) 用简单的词语表达】
通常简单的词语要比你长篇大论的唠叨更有用。
举个例子,当孩子没有按照你预定的时间上床睡觉,通常我们就会唠叨孩子,“我已经跟你说过了,让你九点睡觉,你怎么就是不听呢?你赶紧现在把睡衣换好上床去睡觉。”通常这样的一些说话方式,小孩儿可能就会比较抵触,不说话,不理你,大一点的孩子,他们的回应就是“妈妈请你现在闭嘴”。我们倒不如跟孩子简单地说一句,“宝贝,睡衣”,“宝贝,去睡觉”。
孩子讨厌唠叨,对他们来说,越短的词语,越容易记住,越有效。
【(6) 向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
我们试图给孩子足够的耐心,但是我们没有必要永远用和善,或者耐心的方式去对待孩子,因为孩子本身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脆弱。作为家长,我也会有情绪的时候,他们其实更愿意听到作为父母的真实想法和感受。
当你情绪不好的时候,你可以对你的孩子说:“妈妈现在心情不太好,就不要过来打扰我,我需要平静一会儿,但是我的心情不好跟你没有关系。”只要是不受到攻击,孩子是很愿意与一个表达愤怒或者表达难过的人去合作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够让自己情绪平和,也会让我们作为家长更容易关注、解决问题。
【汪洋老师送给家长的话:】
有人问,我们学习了这些技巧方法,是不是孩子就会一直听我们的?那我的回答是:我不希望是这样的。因为孩子不是机器人,我们的目的也不是用一些技能和技巧去控制孩子的行为。我们的目的是培养孩子的进取心、主动性、责任心、幽默感等等这样一些能力。
回到生活中,我们依然会继续跟孩子在家庭的舞台上,上演不同的剧本。比如孩子的玩具丢了呀!小朋友吵架了呀!而且永远不会缺编剧。现实生活与戏剧的不同就是,当剧院的大幕落下的时候,观众就可以回家休息了,但是作为家长,我们就没有那么轻松,我们需要每天去当观众、当演员,上演不同的关于伤心愤怒、沮丧兴奋这样的一些话剧。
我想跟大家说,没有一劳永逸的沟通技巧,当一个方法不管用的时候,我们需要拿出更多的方法来使用。
对于你自己的孩子,我们只有自己细心地观察,才能够探索出:哪些方法是对你的孩子有用的?哪些方法是无用的?哪些是会让她感到愉悦的?哪些会是让你们感到之间有隔阂的?……
来源:医知袋鼠 ,本文已获得授权
凡本号注明“来源:XXX(非本号),本文已获得授权”的所有作品,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我方已获原作者授权,有权转载使用的其作品,请勿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反上述声明者,原作者方有权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有关版权及相关问题请联系旺旺:妈咪优选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