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篮球还是拳击,每个人都喜欢在两个势均力敌的对手进行激烈的战斗。而在2017年本田CR-V和全新的2017年马自达CX-5之间,也有一场如此激烈的较量。
大约一年前,我们对整个紧凑型跨界SUV车队进行了大测试,本田和马自达以二比一完成了测试。尽管它们处于各自存在不足,但也让我们发觉了它们的长处。所以,即便这样的比赛需要花四五年的时间来完成,仍然是很值得的。现在,本田和马自达再次进行实力比拼。
一、马自达更有趣
在规模和销售方面,马自达一直处于劣势,但却经常性地超过比其更具体重级别的汽车。 特别是马自达CX-5,是在同级赛车中最受欢迎的车型。尽管它从来没有获得年度最佳SUV奖。然而,曾获奖的本田CR-V 的SUV销售负责人却认为,由于其实用性、可靠性和多功能性的结合,因此CR-V是行业的主力军。但我们不可否认,马自达会比本田CR-V有趣。
二、CR-V更平稳
在2017年,CR-V创造了新的思域平台,也催生了我们所迷恋的轿车。和思域一样,新的CR-V带给我们比过去的本田汽车更好的驾驶体验。而CR-V与过去的汽车相比较,最大的不同在于悬架阻尼。在拐弯时,CR-V表现出其惊人的平稳状态,并能给人一种自信满满的感觉,而不是我们通常在跨界车或者SUV身上所体验到的那种被用力一甩的飘移感。
同时,尽管本田CR-V的离地间隙比马自达CX-5的大,但是,CR-V的低重心让它更平滑地通过弯道。而CX-5的重心没有CR-V的那么低,所以在拐弯时,必须得减速驾驶,因为他的重量转移较快。同时,这两款车前轮偏置的全轮驱动系统,并没有影响转向。因此,马自达在转弯时偏离感觉较重,而本田的感觉更为自然。
此外,本田CR-V最突出的地方是它的阻尼,给我们留下了最深的印象是它行驶时的平稳和车头最小幅度的颠簸,即使是在坑坑洼洼的地方,在车厢里也几乎感觉不到。但CX-5就缺少这些,在行驶过程中悬架表现得比较生硬,以至于你能明显地感觉到车子是在颠簸中前行的。
三、本田制动更安全放心
当然,我们都认可的一样事情是,汽车制动性能的重要性,而本田CR-V就很好地证明了它的制动性能。它自身的踏板是非常适当的,刹车的反应是迅速而且线性的。虽然它的初始咬合不是很重,但是随着制动压力的迅速增加,它可以让你安全放心地刹停汽车。但是,由于马自达缺少初始咬合,刹车距会比较远,而且它需要你用力地踩下脚踏才能刹停。
四、马自达更像运动者
在速度方面,两者是是半斤八两的。因为这两款汽车的发动机所产生的功率和扭矩大致相同,只是它们是通过不同的动力系统来实现的。不过,马自达的2.5升自然吸气四缸发动机,比本田的1.5升涡轮四缸发动机的反应更灵敏。与本田低转速和稳定的机车加速力相比,我相信我们会有更多的人喜欢马自达的快速动力输出,因为这样,你提速会更快,达到高转速峰值的扭矩和马力的时间会相对较短,行驶距离也就更远了。
当然,这两款发动机的特性,在传输过程中就能很好地体现出来。马自达的六速自动变速箱是一款性能优异的变速箱,在平稳而且快速地加速度时,从不会犹豫降挡。这样,你会感觉马自达CX-5会更有动力。另外,在运动模式下,即使是处于制动状态,马自达CX-5的动力传输也可以很好地配合降挡。不过,虽然本田CR-V的变速器反应比较慢,但它却以平稳转换给我们留下印象。
五、平分秋色的道路测试
在测试轨道上,看起来不那么具有动力性的CR-V在速度达到每小时60英里时,比运动型的CX-5快了一秒。然而,这样的优势在四分之一英里的终点处缩小到了0.6秒。虽然两辆车具有相同的平均0.81 g拉力,但相对轻了将近200磅的本田维护其速度优势,在完成“8”字测试时用时27.9秒,平均在0.60 g。而马自达因其积极的稳定控制阻力的缘故,用时 28.5秒,平均0.58g。
此外,具有优异性的CR-V的EPA等级为27/33/29 mpg城市/高速公路/组合,而CX-5的EPA等级是 23/29/26 / mpg城市/高速公路/组合。
六、本田的前排座椅更舒适
内部空间方面,虽然CR-V看起来空间比马自达的尺寸大,但是内部空间由于车顶比马自达的倾斜角度大,所以,实际的车内空间并不如外观上的那么大。不过,这样却使得CR-V的后备箱空间比CX-5多了8.3立方英尺。此外,两款汽车的货厢地板都是比较低的,大概是中等高度的人的大腿位置,这是令人愉悦的。
同时,两款汽车都提供可折叠的后排座椅,可以通过后备箱的杠杆进行座椅的拆卸。不过,CX-5的加分点在于它的 40/20/40座椅可以与地板分离开来,并且可以将货物从从后备箱区域分开放置。而且我们也欣赏CX-5可选的后座加热器和在中央扶手的2.5-amp的USB充电端口。而本田的2.5-amp USB充电接口是设在你脚边的中央控制台上的。当你插入充电时,你的活动空间是有限的。
至于实际可用性,本田还是占优胜地位的。虽然CR-V的轴距比CX-5少了1.5英寸,但是CR-V的后座空间还是比CX-5的大。话虽如此,或许当你看到官方的数据时,你会怀疑这观点。不过,我们通过将后面的座椅都放倒时,将CR-V与CX-5的载货空间进行对比,发现CR-V比CX-5多了16.2立方英尺的空间。
七、马自达的现代豪华内饰
本田的内饰设计是采用“星际战斗机”的主题风格,而马自达则是令人钦佩的现代豪华设计。对比本田的中灰色与浅灰色内饰,我们会更喜欢马自达的黑白双色搭配,而且马自达的内饰材料让人觉得更有质感和更昂贵,尽管这两款汽车的内饰材料无法与豪车级别相提并论。
前排座椅方面,本田的座椅让我们觉得更舒适和有支撑力,因为马自达的座椅很平坦,缺少腰部的支撑。不过,马自达的车厢隔音效果较好,在驾驶过程中感觉相对安静,除了一些发动机的噪声。而本田的风噪和轮胎摩擦声感觉比较明显,特别是路面坑洼不平时。
至于娱乐信息系统,我们更喜欢马自达简单而直观的系统,尽管本田听取了车主的意见,增设了一个调节音频音量的旋钮,提高了系统的反应能力。但是,本田的系统界面还是有太多分层了,让我们觉得凌乱。而马自达的系统也存在着缺点,缺少使用Apple CarPlay 和Android Auto的端口。
八、驾驶技术的最终归结
在驾驶技术方面,两款汽车俱提供了可选的主动安全辅助装置,包括自动紧急制动、自适应巡航控制和车道保持辅助装置。不过,我们更喜欢CX-5在停车时使用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但是,我们发现它的盲区警报系统过度活跃和高警觉度了,即使下一车道还有辆车距离远,它就会哔哔哔地响个不停。同时,我们还发现它也存在马自达汽车的通病——在不必要的时候进行了紧急制动。
而CR-V的碰撞预警系统也是过度活跃了,刹车警示灯频繁地在仪表板上闪烁。当谈到车道保持系统时,我们觉得本田的系统更先进,会尽力让你行驶在车道的中央;而马自达的系统,只有在你压了线之后才会作出相应。
结合两家汽车制造商提供的基本保修维护方案,让我们觉得本田更值得我们拥有。而且重新设计的2017年本田还获得了国家公路运输安全管理局的五星级评分,侧面和整体碰撞测试等级以及四星级的翻车评级,而马自达尚未经过测试。
九、总结比赛结果
通过这次测试,我们知道马自达CX-5更漂亮、更豪华、更有趣,但本田CR-V更具实用性。因此做出选择之前,你需要冷静理性思考:CR-V具有更多的空间,更好的燃油经济性,更先进的技术,更便宜。
这是一个微小的胜利,但无论你的另一辆车是大黄蜂还是花冠,如果你想要一个紧凑型的跨界车,新的本田CR-V会给你提供更好的服务。
十、比赛结果数据对比
十一、精挑细选
两个实力相当的对手进行比拼,会带给我们一场激烈的角逐赛;但是,如果在挑选商品时,遇上差不多的商品,估计就得让我们一个头两个大了。所以,在最后,我给正在为各式各样汽车商品弄得不知所措的你们,推荐一些我所喜爱的汽车用品,供大家参考选择。
1、在炎热天气,我们会想尽办法散热,因此,我们都会用到散热透气的坐垫。当然,高档的坐垫,会让爱车变得更加高大尚。所以,我们可以选择它~
选用高档超纤皮打造的汽车坐垫,给予你不一样的质感,不仅是外形上更显高端,内在品质也是经得起您挑剔的眼光,坐垫中间部位选用优质的冰丝面料拼接,充分发挥面料的透气性能,让你在这个夏天告别闷热~
如果你是讲求养生者,就可以考虑使用这样的坐垫。
融合了养生功能的汽车坐垫,你一定不要错过~此款坐垫采用圆润高密度的花梨木珠制作,不仅光泽度高,结构也很密实,平整均匀的坐垫,乘坐时具有按摩的功效,有助于缓解驾驶疲劳。
2、炎热天气带来的除了热,还会让车内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增加,所以,我们会考虑使用空气净化器。而空气净化器则区分了几个类别,我们常用的高效净化者有它~
智能的车载空气净化器,才能紧跟社会的步伐哦~乐乎车载空气净化器采用日本原装进口的神荣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车内PM2.5,甲苯,甲醛等污染源,并作出智能的净化反应,更加严谨,更加专业。
当然,科技创新还催生了这样的空气净化器,以满足上车即可享受清新空气的需求。
来自飞利浦的smartair 车载空气净化器,犹如机器人般让你领跑在科技前沿~APP智能操控,10米之内可进行互联网颜控,实现远程遥控,让你回到车内就能立马感受到清新自然的空气~
3、驾车出行我们都会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所以,我们都会给新车安装行车记录仪,以保障行车安全。而选择行车记录仪,我们都会考虑其录像的清晰度,所以,我们可以选择它~
拥有全玻璃6玻镜头的行车记录仪,是怎样的一种体验?云路R8集多项项功能于一体,几乎能满足您日常行车的所有要求,搭载美国OV4689感光芯片,成像出色,让你无惧前方危险~
如果希望行车记录仪同时可以充当导航仪,那么,你可以考虑这样的行车记录仪。
此款行车记录仪自带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智能化的设置,有效降低追尾事故、碰撞等事故的发生,实时关注爱车健康情况,让你遇到事情时不慌不乱。同时,还有百度高德双导航,让你出行畅通无阻,带给你更智能化的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