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君曰】
今天,精读君想问你3个问题:
写读书笔记,与不写读书笔记,究竟有什么区别?
你知道多少种读书笔记的写法?
高质量的读书笔记,是怎样写出来的?
《第13课:读书笔记》
Q1:为什么要写读书笔记?
A:
1、输出检验输入。写读书笔记,尤其是根据一个主动阅读者的要求来写,会倒逼阅读者提高阅读质量。什么是主动阅读?什么是阅读质量?可参考《第12课:阅读质量》。可以简单来说,如果读书笔记质量不高,那么阅读质量也不高。
2、写作提升学习质量。写作就是学习。写作过程就是认识过程,是走向自觉、完善自我、不断成长的过程,是组合素材、斟酌文字、转变角度、整合思想、反思提高的过程。具体可参考《第2课:输出》。
3、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如果你读完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记不住什么,也表达不出什么,甚至时间一久,就好像没有读过这本书一样。那么,原因很可能是,你阅读的时候主动程度不够,或者是没有通过写读书笔记,将读到的知识整合到你的知识网络。
举例而言,杨绛先生在《钱钟书手稿集》的《序》中提到钱钟书如何做笔记,有三点精读君印象很深刻。一愿意花比读多一倍的时间做笔记。“ 他说,一本书,第二遍再读,总会发现读第一遍时会有很多疏忽。最精彩的句子,要读几遍之后才发现。 ”
二是写了笔记后不存书。”他爱买书,新书的来源也很多,不过多数的书是从各图书馆借的。他读完并做完笔记,就把借来的书还掉,自己的书往往随手送人了。无数的书在我家流进流出,存留的只是笔记,所以我家没有大量藏书。”
三是笔记写得多。外文笔记,”笔记本共一百七十八册,全部外文笔记共三万四千多页。”中文笔记,“中文笔记和外文笔记的数量,大致不相上下。”日札,也就是读书心得,“共二十三册、二千多页,分八百零二则。”
精读君不厌其烦地摘引这些数据,其实是强调:写读书笔记的重要性。钱钟书,很多人认为他是天才,过目不忘。
杨绛先生却解释说“他本人却并不以为自己有那么‘神’。他只是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不仅读一遍两遍,还会读三遍四遍,笔记上不断地添补。所以他读的书虽然很多,也不易遗忘。”
以钱钟书之才,仍如此勤于做笔记,何况我辈。
Q2:怎样写读书笔记?
A:
1、写读书笔记方法很多,要根据阅读目标而定。①提纲式。以记住书的主要内容为目的。②摘录式。摘录精彩的句子、段落,供日后熟读、背诵和运用。③仿写式。模仿所摘录的精彩句子,段落进行仿写,达到学会运用。
④评论式。主要是对书中的人物、事件等加以评论。 ⑤心得式。记下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⑥存疑式。记录读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边读边记,以备后续弄懂。
这些划分只是粗略概括,不只这些类别,不同类别还可以组合使用。每位阅读者,都要根据自己的阅读目标,来设定自己读书笔记的类型和写法。
2、可以参考精读君提供的写作模板来写作。精读君这个模板,主要是针对非虚构类作品。读友可以参照借鉴,并设计自己的表达风格。其出发点是:
①完整、系统地还原作者的主要观点和依据,如果没有完整、系统地还原作者的主要观点和依据,就相当程度上失去了评价、批判和学习的意义,就好像堂吉诃德与一个并不存在的敌人战斗。
②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内容还原,一问一答能够有效展示观点和观点之间,观点和依据之间内在的因果逻辑,从而能够有效地进行内容还原;如果问题与问题之间,观点和依据之间,没有强逻辑关系,要么是还原程度不够,要么是作者的阐述存在漏洞。
③针对作者的观点和依据,尽可能表达自己是否赞成及相应的依据;如果学习只是还原,没有自己的评价,就难以整合到学习者的知识网络中,阅读就难以发挥最大的产出。这种读书笔记比较费时,对于值得精读的书,可以采用这种写法,当然也可以适当做些简化。
附:
《超级快速阅读》第一章第一节阅读笔记(P4-P16)
本节作者回答了5个问题:1、阅读之前是否需要做准备?2、为什么要进行逻辑梳理、宏观定位?3、为什么阅读之前不准备的习惯难以改变?4、如何梳理书籍脉络、明确宏观定位?5、为什么快速浏览、制作视觉卡片能使阅读更加高效?
问题1:阅读之前是否需要做准备?
作者观点:是的,作者认为阅读之前需要做准备。不做准备,从第一页翻到最后一页的读法是不科学的。准备工作是梳理书籍的逻辑脉络,明确在所属学科知识网络的宏观定位。以《超级快速阅读》为例,其逻辑脉络和宏观定位图如下(略)
我的观点:我同意作者的观点。如作者所言,绝大多数人都没有阅读前准备这一习惯。所谓“开卷有益”只是战略上正确,战术上要明确“开卷方式”,首要就是做好“阅读准备”,就好比锻炼之前要热身,出行之前查地图。
问题2:为什么要进行逻辑梳理、宏观定位?
作者观点:原因在于,逻辑梳理和宏观定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更多的新知识。如果不这么做,人脑中的缘脑区域,会感知到阅读环境中存在不确定或不稳定因素,容易感到恐惧,甚至惊慌失措。
因此,从大脑处理新信息的角度,我们倾向于寻找整体的逻辑关系,理清头绪,再做出确定的反应。
这一过程的科学机理,要从脑科学角度来看。根据大脑分区的进化顺序来分,大脑可分为三个部分:
一是最原始部分的脑干,负责指挥人体的四肢和其他器官履行最基本的功能;二是比脑干稍先进一级的缘脑,主要支配人的感觉和情绪,负责保持人体内环境的动态平衡;三是最晚进化形成的大脑皮层,其最重要的功能包括语言、逻辑分析、分类整合、推理辩论等。
每当人脑接收到一条新信息时,缘脑作为信息过滤器,首先被激活。缘脑将新的信息与既有经验进行分析比较。若信息正面,缘脑就会允许这条信息传递到大脑皮层,等待进一步深度处理。
例如,你曾经成功地完成过一次产品展示,那你在今后的工作中,一般会更乐意接受此类任务。逻辑梳理、宏观定位,就是避免毫无目的、杂乱无章地向大脑输入信息,使得缘脑对信息的反应能变得更平和,不那么容易反感。
对此,作者做了个比喻:阅读好比玩拼图。试想,当你拆开一幅有几千块小碎片的大拼图时,肯定不会随便捡起一块就开始乱拼,而是要先看清楚最终的完成图究竟是什么样的;接下来才从大堆的拼图碎片里找出四个角,给整幅拼图搭起一个框架,再分区域一一拼起。
想象完成后拼图的轮廓,拼出四个角,就是拼图大工程的准备工作;同样,逻辑梳理、宏观定位就是阅读的准备的工作。
我的观点:我同意作者的观点。我感兴趣的是作者没有回答的设问:“为什么小孩都知道拼图之前做准备,而大多数成人都不做阅读准备?”。
我觉得,原因至少有三个方面:一是不知道“阅读之前要做准备”这一知识;二是不会从“拼图准备”、“锻炼热身”、“出行查图”这些知识迁移到“阅读准备”;三是“拼图准备”是直观现实有形的作业,而“阅读准备”相对而言是无形的作业,成败反馈不够直观。
就此三点而言,第一点反映了学习的意义,第二点反映了学习的能力水平差异,第三点反映了阅读笔记的重要性。
问题3:为什么阅读之前不准备的习惯难以改变?
作者观点:同样的,根据缘脑的工作模式,当人脑接受到一条负面信息时,缘脑会试图拦截这一信息,从而保护心理不再受到同样的负面影响。
此外,如果人脑接收到的信息没有太大的倾向性,既不积极也非完全消极,那么它仍然能够通过缘脑的过滤与监控,顺利进入大脑皮层。但在这种情况下,大脑皮层无法得到强烈的刺激,印象不深,信息无法进入长期记忆区域。
由大脑的工作过程来看,固守既定的工作与学习模式,或者是没有打破此前学习的不愉快经历与消极情绪的连结,或者压力过大引发脑干的本能反应影响思考,都会阻碍我们学习新知识,改正不科学的学习习惯。
因为不管我们至今惯用的学习方法多么低效,缘脑都会固执地认为:反正我一直都是用这种方式学习和思考的,而且我至今都活得好好的,因此自然没有必要冒险去改变。
要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则要亲身践行,体验到成就感带来情绪上的转变,让缘脑接受并做出积极的反应,逐渐将这种新习惯定位为积极情绪的催化剂,从而养成新的行为模式。
我的观点:我同意作者的观点。情绪不仅影响学习,也影响人际沟通和工作。这也就是缘脑的强大之处,即便大脑皮层十分理性,但缘脑作为信息过滤器,有很强的“好恶”,会时不时去干预大脑皮层的运作。
喜欢这门课的老师,从而喜欢这门课;讨厌这门课的老师,连带讨厌这门课。这是十分普遍的现象。
人的非理性这一面,影响我们学习、工作和生活之广、之深,令人惊叹。因此,我们必须了解缘脑的工作机制,从适度迎合缘脑的角度,去设计学习和工作流程。
问题4:如何梳理书籍脉络、明确宏观定位?
作者观点:具体的做法是,花5分钟时间快速浏览全书并做视觉卡片。在快速浏览的过程中,注意力应主要集中在标题、副标题、插图、表格以及被加粗或是斜体的关键词上。视觉卡片的做法本节没有给出介绍,但给出了样例,“继承法”视觉卡片(略)。
我的观点:我原则上同意作者的观点,但作者在此处的回答过于简略,可能后面的章节会有更具体的阐述。检视阅读还应该包括前言、序、后记等,重点是研究目录,5分钟的时间编排也值得商榷;以上视觉卡片的例子更像是读完后整理的卡片,而不是阅读之前的预测式视觉卡片。
问题5:为什么快速浏览、制作视觉卡片能使阅读更加高效?
作者观点:快速阅读得来的粗略的整体印象,能够给我们的缘脑发出积极的信息,让它感觉更加安全;同时这种做法,和制作视觉图片一样,能有效地激活你的右脑,最大限度地运用左右脑。
从脑科学来看,左右脑综合运用能提升学习效率。作者举例如下:有一天,“两条腿”拿着“一条腿”坐在“三条腿”上。突然,“四条腿”跑了进来,一下子抢过“一条腿”。“两条腿”情急之下,就抡起“三条腿”朝“四条腿”砸了过去。如果习惯于左脑思维,机械式地重复阅读,这段话很难理解、记忆。
如果结合右脑思维,将这些乱七八糟的腿变成生动的图像,阅读成效就会显著改观:一个挤奶女工坐在三条腿的小板凳上休息,手里拿着一块炸鸡腿。她刚想咬一口,一只土狗冲了进来,把鸡腿叼跑了。女工一气之下,抡起小板凳就朝土狗砸了过去。
从以上例子来看,大多数人之所以不擅长阅读和学习,并不是天赋问题,而是不懂得如何正确使用自己的大脑。
我的观点:我同意作者的观点。阅读和学习,就是将新信息与我们既有的知识网络整合的一个过程。如果连接的节点很少,就容易受遗忘曲线的影响,时间一久连接就容易中断,整合就会失效。左右脑结合,多种感官并用,这些都是为了强化连接的数量,提高连接的强度,从而提升整合学习的效果。
思考题:
①像精读君这样认真地写读书笔记,你有过类似的学习体验吗?
②输出倒逼输入,你认识足够充分吗?有认真考虑如何输出吗?
【拓展阅读】
1《如何阅读一本书》
《如何阅读一本书》是一本阅读指南,介绍了阅读的方法、技巧,阅读所应具备的广阔视野。不懂阅读的人,初探阅读的人,读这本书可以少走冤枉路。对阅读有所体会的人,读这本书可以有更深的印证和领悟。
2《毛姆读书随笔》
《毛姆读书随笔》主要选自毛姆的三部重要散文作品,即《总结》、《十大长篇及其作者》和《书与你》,多为毛姆的读书心得和感想,而且写得比较随意,不拘一格,故称为”读书随笔”。
3《书读完了》
本书从金克木生前约30部已出版著作中精选出有关读书治学方法的文章50余篇,分“书读完了”、“读什么书、福尔摩斯读书法”、“怎么读书?读物?读人”三辑,其文说理叙事,皆清秀流利,全无晦涩难懂之处,普通读者循序渐进,或可一窥大家通人治学读书之堂奥。
4《伍尔夫读书笔记 》
这本书主要选自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三部重要散文集,即《普通读者》、《普通读者二集》和《自己的房间》,多为伍尔夫的读书心得和感想。主要内容包括:如何读书,书和女性生活有何关系,如何看待名字名作,以及如何评价当代文学。
5《如何阅读一本小说》
在所有类型的文学形式中,小说是毫无争议大家讨论得最多的一种。在这本集趣味性和实用性于一身的小说阅读指南中,托马斯·福斯特教授将带领我们领略超过两百部小说作品,包括久经考验的大师作品和脍炙人口的畅销作品,详解小说的历史渊源,让我们领会小说的阅读之乐,让我们读懂小说的题眼和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