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君曰】
今天,精读君想问你3个问题:
回顾2016年,你能清晰地知道你的时间都去哪了吗?
为什么我们总是感觉时间不够用?
2017年,你的时间分配,将会做什么调整?
《第10课:时间》
Q1:为什么资源管理首要是时间管理?
A:
1、时间是最基础、最宝贵的资源。赫胥黎说:“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最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在瑞士,为刚出生的婴儿在户籍卡中填写拥有的财产时,都会填上两个字:“时间”。
一个人自我成长的其它资源,都是时间资源的衍生品。所谓健康是1,财富等其它均是0,就是说如果你没有健康,没有时间的储值,那么其它一切再多也枉然。
2、时间资源的管理能力,决定了你的资源管理能力。木心《从前慢》一诗说:“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现代社会高速运转,每个人需要处理的信息、事务大幅增长,响应时间却越来越短。在这种情况下,时间资源的管理能力,相较以前,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决定个体间的成就差异。
杨奇函说:“你的精力分配,反映了你是什么层次的人”,每个人的时间就这么多,精力就这么少,你把时间和精力分给价值低的事,说明对你来说,没有更有价值的事值得投入精力,或者干脆就说你是个价值低的人。
简单粗暴地打个比方,仅就比尔盖茨单位时间的价值产出来看,也许把1000元人民币放他脚边,他都没有必要去捡这些钱,因为捡所花费的时间乘以他的单位时间产出,已经远超1000元。
3、要理解时间管理中快与慢之间的辩证关系。“欲速则不达”,“有快有慢”,“有张有弛”,“静若处子,动若脱兔”,这些都提示我们不要一味求快。
李欧梵说“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应该有快有慢,而不是一味地和时间竞赛。什么叫有快有慢?用音乐的说法就是节奏。如果一首交响曲从头至尾快到底,听后一定喘不过气来,急躁万分。所以一般交响曲都有慢板乐章,而且每个乐章的速度也是有快有慢的,日常生活上的节奏和韵律也应该如此。”
李欧梵让自己慢下来的方法是,每天抽一点时间去“面壁”,也就是在一个私人的空间里,静静地去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让心中不同的“自我”参与对话和辩论。这样,可以让自己不随波逐流。而另一些事情,像处理日常公务诸如看邮件、写报告等,则是越快越好,李欧梵说他都是用“极有限的时间”把它们处理掉的。简而言之,可以这么说“工作要快,生活要慢”。
Q2:时间不够用,怎么办?
A:
1、感觉时间不够用,可能有2个原因:
①从外部因素来看,一是计划赶不上变化。通过让自己更快,来赶上外部环境的快,很难实现,因为完成一件事情的复杂程度往往超过我们的想象。无怪乎有侯世达定律:“实际做事花费的时间总是比预期的要长,即使预期中考虑了侯世达定律。”
同时人们无法预估未来发生的意外事件,而意外事件总是频频发生,打乱人们的原定计划。社会学家鲍曼认为,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是“液态的”,是一个流动的世界,在这个社会里,没有什么东西是一成不变的,一切都处于不确定性中。因此,基于时间管理而做的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
二是缺少应对时间碎片化的技能。为提高效率,我们争取要有整块的时间不被打扰。但现实是,时间碎片化不可避免,时间也往往是在碎片化中就悄悄地溜走了。没有掌握利用碎片化时间的技能,也让我们造成时间总是不够用的错觉。
②从自身因素来看,一是你有可能患上了心理学上的“帕金森第一定律”,为一项任务安排过多时间。历史学家帕金森指出:时间管理隐含着,你可以为一项任务安排过多的时间。如果你给自己安排了充裕的时间从事一项工作,你就会放慢你的节奏以便用掉所有分配的时间。由此提出了帕金森第一定律:工作会自动膨胀,直至占满所有可用的时间。
试想,同样的事,若是让一个工作特别忙碌的人来做,估计在上班的途中花费5分钟就顺手做完了。不同的人做事效果可谓截然不同,一个效率高的人,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几项任务;而一个行动迟缓的人,在同样的时间里,却一事无成。
日本女医生吉田穗波,在陆续生了5个孩子、全职工作的同时,到哈佛留学两年,还出了本书。吉田穗波所进展的每一步,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都是艰难的任务,吉田穗波却漂亮地同时做到了,并且是多项重要的事情齐头并进。
二是你时间利用率低,不自觉地浪费了时间。很多时候,时间都是在我们毫无察觉之时偷偷溜走的。《华尔街日报》有一则报道,说的是一家钟点工服务公司对200家大公司职员作调查,发现公司职员每年都要把6周时间浪费在寻找乱放的东西上面。这意味着,他们每年要损失10%的时间。
2、针对上述2类原因,你可以为自己设计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①从外部因素来看,一是不确定性因素很难预先掌控,你要尽可能留足时间。这意味着你要打破清完待办清单上所有事项的观念,大胆删除和分流,问自己“这真的是不得不做的事情吗?”,然后将留下的重要的事进行排序,并为真正重要的事预留足够的时间。
二是接受时间碎片化的现实,掌握碎片化使用时间的技能。譬如在等待的几分钟时间,可以用阅读App读一读自己正在看的某本电子书。
可以参考秋叶提出的“5分钟方案法”:一份完整的方案=5分钟构思+…+5分钟构思+半小时提纲+5分钟构思+…+5分钟构思+半小时提纲+5分钟构思+…+5分钟构思+2小时高效率写作+5分钟修改…这里的构思可以是带着问题查资料、找素材或请教他人,也可以是随手写下一些灵感。
这样等攒的内容多了,也就自然有了写的欲望。到那时,两个小时也许就能一口气写完5000字甚至更多的文章,而且质量还不错。也就是说,每个碎片化时间,都可以为一个长项任务做其中一个小环节。
②从自身因素来看,一是为自己增加一点压力,任务尽可能限时完成。大家都有压力下紧急完成工作的体验,因此每个人的工作效率都有挖掘的空间。你应该相信自己有限时高效完成任务的能力。
可考虑采用番茄工作法。使用番茄工作法,选择一个待完成的任务,将番茄时间设为25分钟,专注工作,中途不允许做任何与该任务无关的事,直到番茄时钟响起,然后在纸上画一个X短暂休息一下(5分钟就行),每4个番茄时段多休息一会儿。
番茄工作法的作用,主要在于能够让人在一个时间段内集中于一件事情上。如果没有时间约束,我们可能会在各种事情上不断变换思路,想同时学习很多东西,但实际上却收效甚微。番茄工作法让时间的浓度得到了提高,也就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二是掌握一些简单易用的时间管理工具。例如手机或纸质的备忘录、日历提醒。最简单的,往往是最好用的。三是记录并找出自己浪费时间的类型,并针对性设计解决方案。这用的同样是“量化反馈“原则。如果没有意识到浪费时间的过程,如果没有准确了解一年在某种情境下浪费多少时间,也就无从改起。
如果你盘点下最近一周、一个月以来各类事务花的时间,每类算下绝对用时和比例,你会发现,就像拧湿毛巾一样,可以拧出很多的水。
思考题:
①你的单位时间价值有多高?你的时薪有多高?
②你是真忙,还是瞎忙?
【拓展阅读】
1、把时间当做朋友
为什么你总是觉得“没有时间了”?节省时间的方式其实是学习。为什么你“砍柴”而不肯“磨刀”?基于过程的记录,为什么迥异于基于结果的记录?一个人对时间的精确感知能力真的能训练得像特异功能?都是平凡人,为什么若干年后已有天壤之别?时间这条船,为什么只送心智成熟的人去往梦想的彼岸?绝大多数的成功与智商没有任何关系,所有的失败都与且只与时间有关。
2、精力管理
互联网+时代,人们不停地忙着和时间赛跑,却忘记了我们其实精力有限,需要休息、恢复和再生。我们无法改变每一天的时间总量,却可以改变精力的储备和质量。那么,什么是精力?如何管理我们的精力才能做到对人生的全情投入?
3、番茄工作法图解
本书介绍了时下最流行的时间管理方法之一——番茄工作法。作者根据亲身运用番茄工作法的经历,以生动的语言,传神的图画,将番茄工作法的具体理论和实践呈现在读者面前。番茄工作法简约而不简单,本书亦然。在番茄工作法一个个短短的25分钟内,你收获的不仅仅是效率,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成就感。
4、如何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活
《如何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活》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没时间”这回事。如果你跟很多人一样,也是因为“太忙”而没时间完成自己的工作的话,那请你一定记住,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他们比你更忙,结果却完成了更多的工作。这些人并没有比你拥有更多的时间。他们只是学会了更好地利用自己的时间而已!
5、万达工作法
《万达工作法》是继《万达哲学》后推出的“万达企业管理实操手册”,涵盖了万达集团27年来的工作方法实招,包括如何高效地开会、如何精打细算地做计划、如何招聘与如何应聘、如何去做企业宣传、如何做企业管理等等。可以说,《万达工作法》是万达内部的秘密“兵法”,王健林管理11万员工的独家秘籍,是一本可以短时间内提升职业技能的实用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