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来临!24节气里面的大寒,也是现实中的大寒!温度开始下降,前几天温暖如春的景象已经一扫而光,这意味着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最冷的时期到来啦!
明显的降温、连续的阴雨,还有即将可能到来的大暴雪,不管你现在感觉如何,反正之后几天都可能会冻成狗!
所以在这个天寒地冻的日子里,必须想方设法找寻温暖啊!但是在冬天保暖上人们一直有几个误区,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几个常见误区,看看你有没有中招。
1.冬天就该多吃肉、多吃辣、多吃火锅
没错,寒冷的冬季,多吃肉类,尤其是羊肉,可以起到暖身的作用,但要注意口味不宜过重,并要加重果蔬的含量。因为过重口味的食物会增加脾胃的负担,再加上大鱼大肉的油腻,脾胃每天的超负荷运作反而会让身体亏损。
此外,在补充像牛羊肉这一类高蛋白食物的同时,不要忘记补充果蔬。果蔬中含有大量维生素可以预防嘴唇干裂,同时降解油脂;还有一些蔬菜例如白菜还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至于冬日必备利器——火锅,虽然煮起来会更加方便,但也会不经意间加大食物的摄入量,造成脂肪堆积。同时,煮火锅也要注意,一般的蔬菜不宜在热水中放太久,否则营养和口味都会流失。
还有一些人喜欢把火锅里捞上来的菜马上送入口中,可是这些菜由于太烫会对舌头以及咽喉造成一定的伤害,所以大家还是耐心一点,把菜捞上来后稍等几秒再食用。
2. 穿衣越多越暖和
寒冷时节,有的人穿得鼓鼓囊囊,以为穿得越多越暖和。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因为衣服的保暖程度与衣服内空气层的厚度有关。
当一件一件衣服穿上后,空气层厚度随之增加,保暖性也就随之增大。但当空气层总厚度超过15mm时,衣服内空气对流明显加大,保暖性反而下降。
从生理角度说,人如果穿衣过多过厚,会因热量大,致使皮肤血管扩张,从而增加散热,反而降低了机体对外界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
那怎么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暖呢?穿一件舒适、吸汗的棉质贴身内衣。这是因为冬天皮肤表面仍不断地有水分从角质层渗出而蒸发,而棉质内衣可以更好地吸附这些水分。再穿一件羊绒衫之类的保暖宽松型打底,这样可以有效地为你保温。最外面衣物的选择则要选择密封性好,不透风的衣物,既能保证了热量不易散发,也隔绝了外面的冷空气,例如冲锋衣就是登山爱好者的最爱
3. 受冻后先暖手脚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从寒风呼啸的室外进入室内,当时最想做的是将冻僵的手脚放到取暖器边或热水中使手脚尽快回温。这样做虽然暂时感到舒服,但这一变化过程对手脚非常不利———日后很容易生冻疮。
正确的方法是,在距取暖器不远的地方,将裸露的手脚互相搓擦,使手脚的温度自然回升,待皮肤表面变红时,再移到取暖器旁或放入热水中取暖。同时多喝热水,减少热量散失。
同时,在冬天还要注意腰部的保暖,特别是脊椎两旁的后腰是肾脏所在位置。肾喜温恶寒,所以要常按摩才能温煦肾阳、畅达气血。用双手搓腰,这样有助于强壮腰脊和固精益肾;或者你可以每天在后腰贴一片暖宝宝,这样就可以温暖腰部一整天。
4.冬季不开窗
每到冬季,有些人就会感觉呼吸不畅,感冒次数增多,甚至会出现嗜睡、反应迟钝、疲劳乏力、胸闷气短、头痛等症状。这是冬季氧气供应不足所致。
冬季气温低,人们呆在封闭空间里的时间大大增加,因为怕冷又不注意通风换气,室内空气不能及时补充和更换,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加之冬季人们室外活动减少,身体缺氧就会发生,气象医学专家称之为“缺氧综合征”。如果缺氧时间太长,人体就会出现一系列的不适,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安全。
因此,在冬季里,一定要适当通风换气才有利人们身心健康,避免发生“缺氧综合征”。
5.就爱蒙头睡觉
寒冷的夜晚,不少人喜欢用被子蒙头大睡。这样既不卫生,也未必舒服。蒙头而睡的时候,除了因氧气不足而造成呼吸困难、头昏脑胀外,从嘴里呼出的大量水汽也使被窝内的湿度急剧加大,被窝内良好的小气候迅速遭到破坏,全身肌肤会变得不舒服。
医疗气象专家研究发现,最舒适的被窝小气候要求有每秒0.2米的微气流。而一般来说,只要睡眠时被子没有裹成“筒状”,被子与身体间有一定的空间,并且在肩以下垫被与盖被间留1~2处小小的缝隙,基本上就能达到令人体舒适的“微气流”标准。
好啦~大家要牢记这几个小误区,才能更加健康有效的熬过“大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