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全面屏一款又一款地出现在消费者的视野中,小兽觉得再也不能隐瞒了,这些个屏占比连95%都没法达到的手机,dou shi la ji!!!
三段式、异形屏两段式、正常屏两段式、异形屏全屏式,都只是赶时间赶出来的方案,而小兽要带给各位的,是真正实现百分之百整面屏幕的全面屏实现方式。
先不扼杀各位读者大大的想象力,小兽先给点启示:
这几个手机,都是采用双面玻璃的外形设计,当然不止这几家在做双面玻璃外形的手机。那么既然双面玻璃也是主潮流的外形,相信在日常使用上也能被多数人所接受。既然如此,何不blablabla呢?(嘻嘻,先吊吊胃口,还请继续看下去)
在揭露解决方案前,小兽要大赞一下一直以来都被小兽所认可的——
侧边指纹!很赞啊有木有!尤其是大法家的Z5之后,全线用上侧边扁平化指纹,与电源键完美融合。既不会丢到屏幕后带来种种不便,也能合理地利用手机空间布局,多利而无弊!
相信有的大大已经猜到小兽的想法了,再点拨一下:
感谢以上三款手机启发了小兽的大胆构思,分别是背面墨水屏的YotaPhone 2、背面无敌镜面的索尼XZP,以及背面独家“画屏”的魅族Pro7。
没错!小兽说的正是在背面下功夫,既然背面可以设计为玻璃,何不直接嵌一块完整全面屏,颠倒正反,从所谓的“正面”一面进行封装。
全面屏的封装方式采用更为合理的COP方案,比如说iPhone X。而在常规的“手机正面”上,保留摄像头、传感器和外放喇叭,参考Razer Phone的正脸,将传感器、听筒、话麦等元件均嵌入到上下对称式喇叭中:
由于要照顾到两面屏,喇叭的设计上可能会改为上下侧边发声孔。内部布局可能会使手机厚度增加,但是全面屏手机可以缩减机身大小,一增一减,在握持感方面基本不会有太大的偏差。
16:9传统A屏+18:9全面B屏,AB两面一面是艺术、一面是科技(朝伟:对!是我说的!)。在日常使用中,A屏依然按照常规方式使用:自拍、通话均不受全面屏的瓶颈受拘束。B屏也可以用作拍照取景或影音娱乐等场景来使用。
AB屏的切换,可以考虑使用重力感应,自主识别切换;也可以新增一个对应的物理切换键,一键换屏。
So?你们get到小兽的想法了吗?既然全面屏无法和正面元件完美结合,将屏幕移到背后,可能会影响NFC元件的布局,但也减去了两面摄像的差异性(以及成本咯?)。
综上来看,小兽的这一套方案还是可行的,而且实现过程中也不会有太大的难度和瓶颈。不知道你们认可小兽这种解决方案不?请留下你们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