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武侠三大家(左起) 梁羽生、金庸、古龙
早在西汉时期,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中就有“游侠”的记载,可视为早期武侠小说的雏形。到了近代,还珠楼主、王度庐以及后来的金庸、古龙、梁羽生等武侠小说作家纷纷捧出力作,同时大量武侠小说被搬上银幕与荧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文化学者孙立川教授日前来深讲座,给深圳书友带来了一场武侠文化盛宴。在孙立川看来,“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武侠精神源远流长。
民国时代,这类小说叫做剑侠小说,鲁迅称之为棍棒小说,后来才称之为武侠小说。“冷兵器时代最高贵的武器是剑,在西方也是如此。大家看过徐克拍的电影《蜀山》吗?
那个电影就是根据还珠楼主的武侠小说《蜀山剑侠传》改编的。另外,还有王度庐小说改编的电影《卧虎藏龙》,
获过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孙立川从武侠小说的源头讲起,武侠作家的人文掌故信手拈来,将听众带入刀光剑影、侠骨柔情的武侠世界中。
痴迷《金刚经》的金庸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是金庸本人为自己的十四部长篇武侠小说写的一副对联,在无数“金庸迷”中广为流传。“金庸的英文非常好,他痴迷于《金刚经》,为了将《金刚经》翻译成英文,写了好几抽屉的卡片。他对外从不透露研究《金刚经》一事。其实他不仅研究《金刚经》,还对历史和古诗词有很深入的钻研,这些形成了他深厚的国学功底。”金庸在国内外拥有数以亿计的读者,其构筑的武侠世界广为流传。孙立川在谈论金庸时,揭秘了一些鲜有人知的细节。
十几年前,王朔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了一篇批评金庸小说的文章,说金庸的小说实在太难看了。关于这个问题,孙立川做了回应,他认为:“金庸的武侠小说承继了我国传统剑侠小说,是在明清章回体小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而王朔的写作受西方小说的影响,写的是新文学,秉承的是现代观念。在中国文学谱系中,两者的文学不是一类,不能按照新文学的标准要求中国传统小说,就像习惯打西洋拳击的人,不好也不太可能评判太极拳的优劣。”
同时,孙立川还透露,金庸在晚年花了很大精力来修改自己的小说,主要是根据读者的意见修改。曾有位读者指出,在《倚天屠龙记》中,
刀背里藏有寻宝图,可是打刀的时候必定高温,寻宝图不就烧毁了吗?这“败笔”跟金庸当时的写作状态有关,那时候他在数家报纸上连载小说,有时一天同时写三部小说的章节,疏漏在所难免。
名士梁羽生浪子古龙
金庸的小说受到西方电影蒙太奇手法的影响,很讲究情节,一环紧扣一环。梁羽生则注重中国古典技法的使用,小说中充满大量白描与留白。“有的人不喜欢看梁羽生的武侠小说,说他的小说人物打着打着就喝酒,喝完就开始吟诗,吟完诗又打起来了,打完又去吟诗。在孙立川看来,梁羽生是一个性情中人,有古代名士的风范。
跟金庸小说类似,梁羽生的小说也体现了自身深厚的学识,涉及到兵器、武术、天文、地理、民族、历史,医药等诸多方面的知识。梁羽生的古诗词修养尤其高,他的武侠小说中经常出现诗词和对联。
提起古龙,很多年轻人都会想起他的《绝代双骄》
《陆小凤》
和《楚留香传奇》,
每一本小说里都有热烈甚至放荡的爱情,而不是清教徒式的爱情。这与他本人的生活状态有很大关系。
与金庸和梁羽生不同,古龙是一名浪子。“他一有稿费就去买酒喝了,喝醉酒还经常跟人打架。后来甚至招惹到了黑道,被打成重伤。由于平时饮酒过度患上了肝硬化,最终的死亡也与这与此有关。”孙立川讲到这里也不免惋惜。
孙立川介绍,古龙不仅有洋洋洒洒60多本小说,他的散文同样也写得极好,行文风格也与小说一样,经常是一句话一行,之所以这样写,一是考虑到稿费,二是学习日本小说的形式。
古龙的散文,行文随意洒脱,写有大量关于喝酒、美食、玩乐之类的篇章。其中有一篇《太阳、月亮和浪子》,将自己和父母亲写了进去,其中太阳就是他父亲,月亮就是他母亲,浪子就是他。